17年前的5月12日,一群少年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中重生。当年,他们在长虹培训中心搭建的帐篷里度过艰难时刻,在抢修的板房里历经复课、高考。如今,17年后,他们早已褪去青涩,在长虹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长虹培训中心搭建的板房,供学生上课使用
长虹空调何雨苗:
带着朋友的爱,秉持着长虹精神,我将勇敢走下去!
17年前,在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前两个月,正在读高一的何雨苗从北川中学转学去了绵阳读书。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撕裂”了大地,也让北川中学轰然倒下。“当时我特别着急,我第一反应就是我要回去找他们!”就这样,何雨苗和朋友们通过坐车、走路,花了大半天的时间从绵阳回到了北川。“到了学校之后,我整个人都傻眼了,再去找他们,他们都不在了……”
“十月份我转学回到北川中学,当时大家都被安排在长虹培训中心一起上课,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们读书的每一间板房都有一个特殊通道,那里专门放置了轮椅,为行动不便的同学准备,这些细节都让我觉得长虹很温暖。”在长虹培训中心学习的日子里,何雨苗也和长虹结下了第一次“缘分”。
长虹培训中心,当年北川中学在这里复课
两年后,作为长虹培训中心最后一批高考生,何雨苗在这里完成了高考,并踏上了崭新的人生轨道。但何雨苗和长虹的缘分并没有就此停止,时隔10年,2018年5月14日,何雨苗正式加入长虹空调,成为了长虹大家庭的一员。
“我觉得在我的人生中,长虹对我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很大。”何雨苗说,自汶川大地震后,她也投身于志愿者的行列中,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力所能及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工作岗位中,何雨苗更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科技长虹,产业报国”的理念。
何雨苗工作照
如今,何雨苗已经是长虹空调中空营销中心一名优秀的工作者,她会为了货源和制造部同事争得面红耳赤,她愿意为了项目去出差学习商务谈判,她会第一时间支援生产线去扭扭螺钉,她喜欢和优秀的同事一起互相学习,她还会积极参与公司唱歌跳舞绘画等各类活动……
何雨苗说,未来,她也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敢为人先,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长虹精神,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国企担当。“我们首先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要多多地去帮助别人,其次我们要坚守好自己的工作岗位,用实际行动去回馈长虹乃至社会!”
长虹爱创王官栋:
长虹教会我责任与担当,我将终身践行!
“我们看着地震后的废墟,那种感觉难以言说,但也正是长虹的出现,给了我们这群孩子们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和安定。”作为汶川大地震的亲历者,王官栋回忆道,在地震发生后的几天,他和同学们被安置在了长虹培训中心。当时正值高三的他还面临着即将高考的压力,但在长虹培训中心四十多天的日子里,王官栋和同学们不仅在这里顺利复课、学习,衣食住行也被安排妥当,还有专门的心理老师为大家提供心理服务。在长虹培训中心抢建的板房考场里,王官栋作为第一批高考生,从那里如愿考进了心仪的大学。
在西安读大学的几年时间里,王官栋也总是惦记着家乡的父老乡亲们。2011年9月,还在读大四的他看到长虹来到学校召开毕业生宣讲会,一时间他感到无比亲切,立即和长虹的招聘人员“热聊”起来,这一聊,也将王官栋和长虹的缘分再次接续起来。2012年,大学毕业的他顺利加入长虹模塑公司。
王官栋工作照
“入职长虹以后,我才知道公司当时为了抢建板房学校是牺牲了为长虹员工修建福利房的承诺。再回长虹,唯有拼搏以报之。”在公司平台的支持下,王官栋多次积极参与到重大项目中,不仅得到了充分锻炼,也快速地成长起来。转眼间,距离汶川大地震过去了17年,王官栋加入长虹也已经13年的时间,那个在废墟中幸存的少年已经褪去当初青涩的模样,成长为了长虹爱创精益管理的佼佼者。
在工作中,王官栋领衔的mes系统,实现了自主开发并在长虹爱创各个厂区推广,同时实现了智慧小家电事业部的mes系统管理;他参与的注塑智能工厂项目,获得了控股公司、企业BG的技术创新。在生活中,王官栋更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是长虹教会了我责任与担当,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带着这份希望,贡献自己更多的力量!”王官栋说,灾难带来了伤痛,也给予了他勇气,未来,他将继续践行长虹精神,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在生活中照亮他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